成立背景

早於2018年,在成立川上黑水虻工場之前,團隊已在位於粉嶺鶴藪的川上農莊,試驗如何可以建立是一個結合蟲、魚、菜的可持續生態農場,除了一般作物生產,農莊亦作為示範及推廣廚餘再生的教育中心。 除了一般作物生產,農莊亦作為示範及推廣廚餘再生的教育中心。
累積農莊多年的經驗,配合國外養殖夥伴的研究,我們成立專注發展 黑水虻 的公司 — 「川上生物科技」,並主力鑽研廚餘轉化技術,致力為錯配的資源尋找出路。 我們繼續關注這個新興行業,同時盡可能多地回收有機廢物。

香港現時的廚餘困局

現時香港每日產生 3,300 公噸廚餘,重量約等於 250輛雙層巴士。 雖然香港現時建有回收中心利用廚餘發電,但當中只針對工商業有機廢物生產者, 另外佔總數七成的家居廚餘目前仍無出路。

我們目前的情況

「川上生物科技」項目將於上水佔地近一萬尺的新場地進行, 現時亦按照計劃籌備場地的工程, 與此同時,項目已通過回收基金的審批,預計打造出全港最高效率的廚餘轉化中心,為本港的有機廢物提供出路。

為世界帶來的影響

如果我們只把財務業績作為商業成功,我們的世界就不會變得更好。 作為全球公民,我們致力於在以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指導下,為世界帶來積極影響。

本地生產 本地使用

未來發展方向

產品開發

研發特定市場產品,由較增長穩定的魚粉 及 動物飼料市場,擴展到化妝品、醫藥、物料工程以及未來食品市場。

技術轉移

透過是次項目的技術和經驗,將類近模式的黑水虻轉化中心複製到香港其他地方,領導香港廚餘回收的行業。

彈性模組

發展出具彈性的模組,能套用於不同氣候環境或場地大小的地方。